姜义华:学术的大众化与大众的学术化
编者
作者简介
姜义华教授,1939年生,扬州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学理论及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博士点首席导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大道之行一孙中山思想发微》、《百年蹒跚一小农中国的现代觉醒》、《章炳麟评传》等。历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历史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本文原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学术的大众化与大众的学术化
姜义华
在许多学术著作出版为难的近几年中,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却不胫而走,包括一批相当艰深的著作,也甚为畅销。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南怀瑾先生为学术大众化和大众学术化尽心竭力。他的著作对人类思想精髄深切的体认和极具睿智的发挥,对人们所关切的现实问题所作的贴近人心与人情的解说,使读者不仅视为严师,而且视为知己。
南怀瑾先生的著述之所以如此切近大众,是因为他深知学术在转移世道人心中具有重大作用。他在《楞严大义今释后记》中说过:
“从前受蜀中一前辈学者嘱咐云:‘人心世道,都由学术思想而转移。文字是表达学术思想的利器,可以利人,亦可以害人。聪明的思想,配合动人的文辞,足可鼓舞视听,成名一时。但现在世界上邪说横行,思想紊乱,推原祸始,都是学术思想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舞文弄墨。’从此我对文字就非常戒惧,二十年来,无论处在何种境遇,总是只求潜修默行。中间一度,几乎完全摒弃文字而不用,至于胸无点墨之境。现在前人虽已作古,但言犹在耳,还是拳拳服膺,不敢孟浪。”
南怀瑾先生的著述,显然正是为以学术思想转移人心世道而发。他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术的大众化和大众的学术化,原因当不难从这里窥知。
对深奥繁杂的问题,能够明白晓畅地阐述清楚,动人以情,晓人以理,不仅需要以学术思想转移人心世道的志向,而且需要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底。南怀瑾先生对儒、释、道三家之学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对孔、孟之道,宋、明理学,有独到的见解。对老子,对历代兵家与谋略学,别有会心。对唯识学,对禅学,对密宗,有独步千古的参透。他以儒家之学入世救人,以道家之学拨乱反正,以释家之学出世离尘,并使三家之学融合为一,这是南怀瑾先生能够得心应手地以学术的大众化推进大众的学术化的基础。南怀瑾先生在中华医学、中国诗词、中国建筑、堪舆星相等等方面的修养,使他这项事业更加绚丽多姿,更富于创造性。
在中国从传统的小农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今天,世 41 37066 41 15264 0 0 3293 0 0:00:11 0:00:04 0:00:07 3293与人心都在经历一场几千年来所未有的转变。世道的转移,人心的变易,呼唤着学术与文化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又只有通过它们自身不断的再创造以及与大众的密切结合方才能够实现。无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还是今天发展中的世界,都要求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在自身素质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大的提升。这是一项时代的使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不仅应当充分重视南怀瑾先生在学术的大众化与大众的学术化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且更应当重视这一学术与文化发展的事业所展示的方向。
本文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阅读
陈凯先院士:《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
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学术研究
微信:nhjxsyjh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期征文及史料 邮箱:ws@nanss.org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本信息
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征文启事
(温馨提示:请按住屏幕上下划动)
戊戌(2018)年二月初六(西历3月22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为此,本会特向海内外广大读者、朋友征集纪念文章。
一、文章内容,可在但不限于以下范围:
1、读先生的书,或听先生的课,或感受先生身教言传,所受到的启迪,所作的反省,于身心修养、做人做事、生活工作、学习学术、自立立他、贡献社会,有何改善与进步。
2、对先生生平、事迹、身教、言传、学术的认知与理解,可从某件事、某个角度、某个方面谈,亦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谈。
3、与先生交往的故事与感想。
4、受先生影响、启发,或发扬光大先生思想,应用在实践中,利于自他、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案例。
5、先生辞世以来,吾人在修养、行为、生活、工作、贡献社会等方面,有何反省、改善与进步。
6、其他。
二、体裁、字数不限,但希望精炼。
三、截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底。
四、投稿邮箱:
ws@nanss.org
nanssw@163.com
五、不论用真名或笔名署名,均请附作者真实简介与联络办法。
六、所有来稿,本会将作为史料保存,并酌情在本会网站、微信平台发表。
七、投稿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有关纪念或学术活动。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联合发布
丁酉(2017)年4月17日